“竹板聲聲情滿懷,績效升級聽我道來……低碳目標更清晰,常抓環保不懈力;培訓幫扶要成效,升級目標盯得牢……”5月18日上午,西安市生態環境局送法入企的4名執法人員,走進西咸新區的一家商砼站。當看到這里一“塵”不染的全封閉生產場景,灃西新城大氣專項辦政策推進及技術支持組組長李建軍,雙手當“竹板”說起“環保快板”,在混凝土生產現場即興來了一場“花式普法”。
“花式普法”
環保執法隊員即興普法說起“快板”
5月18日11時左右,記者跟隨西安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和灃西新城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來到西咸新區大城物聯商砼站。
“我們這個商砼站,從砂石料運進料倉、傳送原料至攪拌主樓,到攪拌機攪拌出料,整個混凝土生產環節,都是在完全封閉的空間里進行的,外面的人是看不見的……”目睹記者等人一臉迷惑不解的樣子,該商砼站的總經理姚曉東指著一個個高低不一、奇形怪狀的“房子”解釋說。
存儲砂石料的料倉
正如姚曉東所言,記者在廠區內轉了一圈,只看見一輛輛裝成品混凝土的車輛,卻始終難覓混凝土生產線的影子。直到一輛突然出現的裝載機,觸發自動識別系統“打開”一個“大房子”的大門,記者跟隨機械進入,才看到了成堆的砂石料。只見房頂密密麻麻安置的噴霧裝置,正在循環工作降塵,此處就是存儲砂石料的料倉。
商砼站負責生產運輸的工作人員王澤坤介紹,這個料倉里,全封閉堆放著混凝土生產所需的所有砂石料。除了運料車“刷臉”進出外,此處始終處于全封閉狀態,7臺噴霧機2000多個噴頭,全天候自動循環工作降塵……
環保執法隊員商混站“花式普法”
目睹眼前的“盛況”,灃西新城大氣專項辦政策推進及技術支持組組長李建軍有感而發,現場即興將送法入企的內容編成“順口溜”,雙手當“竹板”,有板有眼說起了“環保快板”。
料倉
全封閉生產線讓商砼站“一塵不染”
“從運料到送料至地倉,再到傳送帶上料……在1.4萬平方米的料倉里轉著看了一大圈,出來后皮鞋上竟然沒有沾一絲塵土,降塵措施的確做得不錯!”走出料倉,西安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稽查科科長周重龍,看著大伙依然干干凈凈的黑皮鞋,由衷而嘆。
工作人員在質檢
姚曉東告訴記者,他們這個商砼站總共有4條混凝土生產線,年產量高達100-150萬方。如此大的生產量能做到一“塵”不染,都歸功于2000多萬元的環保設施投入。“整個生產線采用全部封包,防塵降噪,主機和粉料采用強制式脈沖自動除塵器,有效防止粉塵外漏。全封閉的料倉,進出口為自動感應門,車輛進出料倉自動感應達到快速關閉,料倉內的自動噴淋系統,有效降塵覆蓋率達到98%……”
記者現場了解到,此處的固廢和廢水處理,采用了砂石分離機和污水處理系統,分別將其進行環保處置后回收再利用,雙雙實現了零排放。在環保執法檢查和普法現場,李建軍在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會針對性給企業提出細節性的環保要求和建議,做到“保姆式”幫扶服務。
不斷提高執法溫度
當天,一起來到西咸新區大城物聯商砼站執法檢查和普法的灃西新城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賈凱表示,環保部門深入企業現場,送新發展理念、送環保政策,送環保法律,不斷提高執法溫度,全面推廣“說理式”執法新模式。